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中成药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长期实践过程中显现很好的效果,取得共识,才制作成为中成药,便于更方便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治疗糖尿病中成药
(1)消渴丸: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服从及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改进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低落血糖的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服法及留意事变:每次5~20粒,逐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因此严禁与优降糖同时服用,以免发作严峻的低血糖。严峻的肝肾疾病慎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2)降糖舒:主要成分:由人参、生地、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种中药构成。由吉林省辉南参鹿药厂生产。服从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对改进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低落血糖有一定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峻并发症者。
服法及留意事变:每次6片,每日3~4次,Ⅰ型糖尿病及有严峻并发症者不宜服用。
(3)玉泉丸: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现市集出售的玉泉丸是在第一代玉泉丸的根底上加上葛根、花粉、生地、五味子等中药研制而成。服从及主治:益气生津、清热除烦、滋肾养阴。药理研讨,本方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轻、中型患者及暮年糖尿病。服法及反作用:每次5g,逐日4次。长期服用部分患者有胃肠道反响。
(4)降糖甲片:主要成分: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花粉。由北京中医学院实行药厂生产。服从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Ⅱ型糖尿病。据报道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降糖甲片治疗成年型糖尿病405例,总有效率为81.4%。服法及反作用:每次6片,逐日3次,无显着反作用。
(5)甘露消渴胶囊:主要成分:熟地、生地、党参、菟丝子、黄芪、麦冬、天冬、元参、山萸肉、当归、茯苓、泽泻等。制成胶囊。服从及主治:滋阴补肾、益气生津。药理实验;本品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症小白鼠及大白鼠肾上腺生性高血糖症,有显着的降糖作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主治Ⅱ型糖尿病。据报道运用甘露消渴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102例,总有效率为85.3%。服法及反作用:每次1.8g,逐日3次,无显着反作用。
(6)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功用滋阴补肾,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肝肾阴虚者。金匮肾气丸服从补肾温阳,主治Ⅱ型糖尿病证属肾阳虚者。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药理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不只具有降糖作用,并且还具有降脂作用。但阴虚化热型糖尿病不宜服用。
(7)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主要成分:天门冬、人参、茯苓、麦冬、熟地、生地、菟丝子、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杞子、牛膝、五味子、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乌犀角、羚羊角、黄连。制成蜜丸。服从及主治:滋补肝肾、养肝平肝明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用法:每次1丸,逐日2次,口服。
(8)明目地黄丸(《注视瑶函》):熟地、生地、山药、泽泻、枣皮、丹皮、柴胡、茯神、当归、五味子。服从及主治:滋补肝肾、平肝明目。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用法:每次1丸,逐日2次,口服。
(9)参芪降糖片:主要成分:人参皂甙、五味子、山药、生地、麦冬等。广东省汕头制药厂生产。服从及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服法及反作用:每次8片,一日3次。留意事变:实热证者禁用。
(10)渴乐宁胶囊:主要成分:黄芪、地黄等。由威海昆仑山制药厂生产。功用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本品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有低落血糖、先进血浆胰岛素和C肽程度的作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悸等。服法及用量:一次4粒,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11)消渴灵片:主要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天花粉、石膏、枸杞子。功用及主治:滋补肾阴、生津止渴、益气降糖。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1)金芪降糖片:功用及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内热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服法及用量:每次7~10片,一日3次。留意事变:偶见腹胀,持续服药后,自行缓解。
(12)糖脉康颗粒:功用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有哪些?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作用。经过历代医家对糖尿病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中医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留下了以下几首防治糖尿病(消渴)的经典名方。
13.大补阴丸:【出处】《丹溪心法》。【主要成分】龟甲、黄柏、熟地黄、知母。
【功用】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运用】本方为滋阴降火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辨证要点。现代常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于阴虚火旺者。
14.六味地黄丸:【出处】《小儿药证直诀》。【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功效】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消渴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运用】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者。
15.白虎汤:【出处】《伤寒论》。【主要成分】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功效】清热生津。【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运用】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16.竹叶石膏汤:【出处】《伤寒论》。【主要成分】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炙甘草、粳米。【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运用】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本方常用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17.益胃汤:【出处】《温病条辨》。【主要成分】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
【功效】养阴益胃。【主治】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不能食,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运用】本方为滋养胃阴的代表方剂。以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症等属胃阴亏损者。
18.肾气丸:【出处】《金匮要略》。【主要成分】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功效】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运用】本方为治疗肾阳不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19.玉液汤:【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主要成分】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功效】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主治】消渴。口干而渴,常欲饮水,小便数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运用】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基础方。糖尿病、尿崩症等属于气阴不足、脾肾两虚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1、枸杞消渴胶囊,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本方由山药、山楂、麦芽、黄芪、鲜枸杞子、鲜沙棘、地骨皮、组成。用于气阴两虚所致消渴,Ⅱ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2、津力达颗粒,本方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由人参、黄精、麸炒苍术、苦参、麦冬、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黄、何首乌(制)、山茱萸、茯苓、地骨皮组成。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8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3、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具有益肾固精、利尿的功效。本方由藏茜草、余甘子、姜黄、小檗皮、蒺藜、金礞石、刺柏膏、诃子(去核)、红花、豆蔻、渣驯膏、山矾叶、紫草茸、小伞虎耳草、巴夏嘎、刀豆、熊胆、人工牛黄组成。用于肾病,腰肾疼痛,尿频,小便混浊,糖尿病,遗精。用法用量:一次2-3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
4、三十六味消渴胶囊,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本方由夏枯草、蒺藜、天花粉、葛根、青黛、蛤壳、丹参、泽兰、西洋参、黄芪、五味子、枸杞子、玉竹、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玄参、石斛、麦冬、天冬、红参、白芍、黄精、龙眼肉、白术、苍术、薏苡仁(炒)、山药、山茱萸、牛膝、狗脊、黄连、黄柏、地骨皮、白薇36味药组成。用于气阴两虚症糖尿病的治疗,可改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多食易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等症状。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连续服一个月。或遵医嘱。
5、降糖通脉胶囊,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本方由天冬、麦冬、玄参、天花粉、苍术、知母、太子参、黄芪、黄精、葛根、黄连、丹参等21味组成。用于气阴不足,瘀血阻络所致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以及II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临床用药经验汇总:1、王双柱、王帅、许明东等通过研究降糖通脉胶囊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抑郁的影响,得出结论降糖通脉胶囊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安全,能有效降血糖,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运动情况、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2、罗永梅通过研究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得出结论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理想,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3、王思涵、赵金强、周昌炎通过进行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得出结论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治疗可在不降低降糖血糖及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的改善T2DM的血液流变学及糖尿病微血管损失情况。用法用量:口服用药,一次服用3-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6、七味地骨胶囊,具有滋阴润燥,化瘀通络的功效。本方由地龙、水蛭、冬虫夏草、郁金、地骨皮、紫苏子、龟甲(制)组成。用于阴虚血瘀所引起的消渴,Ⅱ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4次。或遵医嘱。
7、十六味消渴胶囊,本方具有益气滋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由黄芪、地黄、人参、北沙参、山茱萸、山药、石膏、黄连、天花粉、葛根、知母、茯苓、泽泻、苍术、丹参、枸杞子组成。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可改善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溲赤便干等症状。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或遵医嘱。
8、芪丹通络颗粒,具有活血温阳,通络止痛的功效。本方由黄芪、丹参、赤芍、川芎、川牛膝、细辛、土茯苓、当归、附子(制)、桂枝知母、麻黄组成。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血瘀、寒凝脉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肢端麻木、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异常或减退;或见舌质紫暗或暗淡、脉细或涩。用法用量:饭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8周一疗程。
9、木丹颗粒,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本方由黄芪、延胡索(醋制)、赤芍、苏木、丹参、三七、川芎、红花、鸡血藤组成。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临床用药经验汇总:姚丽琴通过木丹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的应用,得出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治疗中应用木丹颗粒,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糖水平。(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5):104-106.)用法用量: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4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四、现当代名老中医糖尿病方剂
1,张锡纯,玉液汤
张锡纯治糖尿病代表方为玉液汤。生黄芪50克,生山药20克,知母18克,生鸡内金6克,葛根5克,五味子9克,天花粉9克。
方中以黄芪为君,得葛根能升提元气;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张锡纯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用于具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2型糖尿病证常能应手取效。
2,李斯炽,滋肾清胃方
李斯炽强调肺脾肾功能,辨上中下消,擅长治内热类型的中消。
严重的:
知母9克,黄柏9克,玄参9克,玉竹9克,石斛9克,花粉9克,麦冬9克,黄连6克,黄芩9克,莲子心9克,甘草3克。
轻些的:
生地30克,丹皮21克,泽泻24克,茯苓30克,山萸30克,山药30克,知母24克,黄柏15克,牛膝12克,车前子24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玄参30克,麦冬30克,玉竹30克,莲子心9克,连翘21克,甘草9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3,陈亦人,真武汤
陈亦人恰好相反,他辩证燥热很谨慎,强调观察“燥热为标,阳虚为本”,经常用真武汤。
茯苓9克, 芍药9克, 白术6克,生姜(切)9克 ,附子5克(炮)。
和李斯 炽差别很大,这就是中医的玄妙,也是让人困惑的地方,说来说去,你还是要辩证,要仔细辨别症状群,要看舌苔、脉象,至少寒热不能搞错了。有一点,长期的糖尿病阳虚还是更加常见的。
4,邓铁涛,益气养阴
邓铁涛治糖尿病注重三阴俱补。典型方剂: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丹皮10克,玉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5,刘启庭,益气活血汤
刘启庭强调三因五损论消渴,治疗益气活血,典型病案方剂:黄芪30克,人参15克,生地30克,麦冬30克,黄连20克,大黄10克,枸杞子30克,山茱萸30克,沙苑子30克,水蛭10克,荔枝核30克。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温服。
6,任继学,温化滋胰汤
任继学教授主张六型辨治,创制糖尿病独门秘方,温化滋胰汤。
蚕茧30~50克,生地50克,知母50克,黄精15克,天冬15克,白术15克,天花粉15克,葛根15克,鸡内金20克,肉桂3克,红花5克,黄连2克。
水煎服。
固本培元,补益气血为核心,这个方剂适用于三多(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消失而血糖、尿糖反而增高的糖尿病患者。
7,张琪,益气滋阴饮
张琪教授的治疗思路与任继学接近,也有自创方剂,“益气滋阴饮”。
黄芪50克,人参15克(或党参30克),玉竹20克,生地25克,山药25克,枸杞子20克,天冬2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玄参20克。
水煎服。
补益肝肾,滋阴润燥,益气生津。适用于糖尿病日久气阴不足者。
8,吕仁和,四逆散
对糖尿病分三期辩证,讲究2个目标,5项指标,8个方法,擅长用四逆散。
由于套路比较多,这里只能举典型方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
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克,葛根、知母各15克,枳壳、黄连、生军各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9,南征,经验方
重在散膏(胰腺),兼补脾肾,滋阴清热活血,解毒通络调肝法。
自拟经验方:
生地黄30克,知母10克,黄连9克,枸杞子12克,玉竹10克,人参10克,丹参10克,三棱10克,白术10克,五味子9克,肉桂5克,土鳖虫10克,水蛭5克。
治疗阴虚燥热、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效果还不错。
10,吕靖中,除陈消渴方
提出了除“陈气”的概念,实际就是通过去痰湿消除肥胖,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肥胖型消渴病。
典型方剂:
太子参12克,苍术10克,藿香9克,佩兰9克,石菖蒲10克,玄参10克,茯苓15克,黄连3克,丹参10克。
湿从寒化加黄芪、桂枝,口渴多饮加天花粉、麦冬。有时 吕靖中也用钱乙的七味白术散。
11,王行宽,清肝泻心汤
从心肝论治,创清肝泻心汤。
黄连4克,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柴胡10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百合30克,天花粉15克。
适合2型糖尿病心肝郁热型。
12,颜德馨,清暑益气汤
随证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和瘀血有关,常用清暑益气汤。生黄芪15g,党参9g,苍白术各9g,麦冬9g,五味子3g,葛根9g,升麻6g,当归9g,丹参15g,黄柏6g,知母6g,地锦草30g。
经常20剂一个疗程,适合糖尿病缠绵不愈,阴虚及阳,气病及血,出现气虚血瘀之象的病人。
13,陈苏生,苍玄芝茧方
受施今墨“苍术-玄参”药对的 启发, 陈苏生始终喜欢在辩证施治中加“苍玄芝茧”以祛湿泄热,敛阴潜阳,颇收浮鼓之效。
常用方剂:
苍术30克,玄参15克,黑芝麻12克(碾未冲服),茧壳6克,柴胡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生黄芪30克,黄精12克,天花粉30克,地骨皮12克。
降低血糖有效。
方剂1,
黄精,生地各15克,玉竹、天冬、麦冬、菊花、山药各10克,黄连3克,五味子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治一个月,治愈者无数。
《中国民间名医成方》
方剂2,
元参、麦冬、熟地、黄芩各90克,豆鼓45克,知母、山茱萸各30克,云苓、栀子、天花粉各15克。(加减略)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服10天治愈不复发。
《民间实效验方宝典》
方剂3,粉葛、天花粉各10克,麦冬5克,江米10克。
研细混匀,每日一剂,分三次服,服半个月。
《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集锦》
方剂4,熟地40克,山药20克,山茱萸、丹皮、云苓、泽泻、怀牛膝各15克,附子、肉桂各10克,车前子5克,五味子10粒。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
服第四剂时,开始每剂加麦冬15克,服7~10剂治愈,已治愈几百人。
《祖传秘方》
方剂5,人参10克,知母30克,甘草15克。
加减:口渴加天花粉20克,麦冬15克,沙参20克,玉竹20克;
腰酸腿痛加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服6剂,三多症状消失,服一个月,血糖、尿糖正常,治愈者无数,反复者罕见。《糖尿病良方1500首》
方剂6,生地、杜仲、山茱萸各15克,黄芪、黄柏、知母、夏枯草、茜草根、牛膝各10克,海藻、茯苓各12克,山药24克,牡蛎3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14天为一疗程,共服两个疗程,治115例,全部治愈,疗效奇特,随访无反复。《中国民间名医成方》
方剂7,白茅根、地骨皮、生地、山药各30克,马齿苋50克,黄芪、知母各20克,酒黄连10克,淫羊藿、麦冬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三次,服20-30天治愈,很少复发。《中国民间秘方验证大全》
方剂8,
淫羊藿20克,枸杞子15克。
每日一剂代茶饮或水煎服,同时每次服黄连素0.4(4片),每日服三次,服3-4个月,治愈糖尿病。
糖尿病网络通方:
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味药物为:黄芪、生地黄、葛根、玄参、知母、赤芍、白术、牡丹皮、石膏、泽泻、山药、丹参、黄连、枸杞子、甘草、熟地黄、黄精、五味子、乌梅、柴胡、白芍、苍术、天花粉、茯苓、当归、山茱萸、川芎、玉竹、人参、鬼箭羽。
分析发现,糖尿病临床典型症状治疗用药具有如下特点:燥热内盛常用葛根、石斛、玄参、麦冬、石膏;脾虚湿滞常用党参、白术、厚朴、半夏、苍术、茯苓、薏苡仁、陈皮、砂仁;肝郁气滞常用柴胡、当归、白芍、赤芍、白术、茯苓、葛根、甘草;水湿停聚常用茯苓、泽泻、白术;气血亏虚常用黄芪、当归、山药、丹参、阿胶、五味子、炙甘草;瘀血阻滞常用桃仁、红花、水蛭、川芎、白术、鬼箭羽、丹参;肾阳亏虚常用枸杞子、肉桂、山茱萸、牡丹皮、菟丝子、淫羊藿、山药;肾阴亏虚常用黄精、枸杞子、女贞子、玄参、菟丝子、生甘草;肝胆湿热常用大黄、茵陈、黄芩、黄连、苍术;湿热下泛常用薏苡仁、葛根、黄芩、黄连。
气血功能:人参(或太子参)、黄芪、熟地、大枣、阿胶、桑葚子
滋阴助阳:
证型治则
1.阴虚内热:生石膏30~60克,知母10克,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葛根15克,藕汁30克,黄连5克。渴甚加沙参、石斛;便秘加生大黄10克。
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熟地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人参(或太子参)10~2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潮热盗汗加糯稻根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失眠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腰酸膝软加桑葚子、枸杞子、杜仲各10克。
3.气阴两虚兼瘀:桃核承气汤合生脉散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茜草10克,苏木10克,田七粉3克(冲),丹参15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头昏、头痛重用川芎,加草决明;肢体麻木加鸡血藤、威灵仙、玉竹。
4.阴阳两虚:温阳滋阴固肾。金匮肾气丸加味。熟地2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淮山药15克,山萸10克,泽泻1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黄耆15克,黄精10克。遗精早泄加菟丝子、女贞子、金樱子;夜尿多加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水肿加益母草、玉米须、车前子;兼痰血征象加丹参、红花、鸡血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