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闷、胸痛最为常见的病症,产生多种多样的经典中成药品。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中成药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长期实践过程中显现很好的效果,取得共识,才制作成为中成药,便于更方便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它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各种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痹证”“真心痛”等范畴,发病原因多为风湿阻痹,瘀血阻滞,心脉失养,心气血不足等引起。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一些中药针剂与口服中成药被大量应用于心内科临床,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临床常见中药针剂及口服中成药做一汇集总结。
常用中药针剂
1.参脉注射液
主要成分:红参,麦冬。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的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2.参附注射液
主要成份:红参,附片。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痛、泄泻、痹证等。
3.舒血宁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银杏叶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功能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脑血管痉挛等。
常用口服中成药
1.速效救心丸
主要成分:川芎,冰片,麝香,蟾酥等名贵中药和西药硝酸甘油。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速效救心丸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疗效显著,能抗心肌缺血。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复方丹参滴丸
主要成分:丹参,三七,冰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3.银杏叶片
主要成分:银杏叶提取物。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未见不良反应。
4.冠心苏合胶囊
主要成分: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等。功能主治:理气宽胸,止痛。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本品只宜暂用,不宜常服。有些有冠心病且血压又高的患者,服药后似有血压增高的倾向;个别患者服药后有胃部不适的反应。注意:孕妇禁服。
5.麝香保心丸
主要成分: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功能主治: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麝香保心丸能对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注:孕妇禁用。
6.通心络胶囊
主要成分:人参,水蛭,全蝎,檀香,虫,蜈蚣,蝉蜕等。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注:出血性疾患,孕妇及妇女经期禁用。服药后胃部不适者宜改为饭后服。
7.脑心通胶囊
主要成分:黄芪,丹参,桃仁,红花,乳香,地龙,全蝎等十六味。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中风所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所致胸闷,心悸气短等。注意:孕妇禁用。
8.活血通脉胶囊
主要成分:水蛭。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活血散瘀,通经,通脉止痛。用于癥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及高脂血症,见有眩晕、胸闷、心痛、体胖等属于痰瘀凝聚者。注意:孕妇禁用。中医药博大精深还有许多我们尚未开发研究的领域,但中成药在临床的确切疗效给人以新的希望。中医药源于食材,具有毒副作用小,证型划分详细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临证辨治时,主要有通阳泄浊、豁痰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阴、温阳复脉等治法。由于广大的非中医背景医生缺乏系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证辨证思维指导,选择中成药时常发生证型不符、药不对症,结果施治事倍功半。
表1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分类
要做到合理应用,要把握辨明疾病虚实,分清疾病证候,对症下药的原则。只有合理规范地应用中成药,方能中西医并重,两长相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物列表
冠心病中成药
01、 复方丹参滴丸 成分:丹参、三七、冰片。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适应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
02、 速效救心丸 成分:川芎、冰片。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
03、活血降浊口服液 成分:银杏叶、淫羊藿、绞股蓝总苷、鹿衔草、丹参、延胡索、山楂 功效:补肾降浊,活血止痛 ...
04、 丹七片 成分:丹参、三七。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
05、 冠心苏合滴丸 成分:苏合香、冰片、乳香 (制)、檀香、土木香。 功效:理气,宽胸,止痛。 ...
06、 血塞通颗粒 成分:三七总皂苷。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活络。 ...
07、 心可舒胶囊 成分: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08、 麝香保心丸 成分: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肉桂、苏合香、蟾酥、人工牛黄、冰片。 功效: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
速效救心丸
组成:川芎、冰片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2.八味三香散
组成:沉香、广枣、诃子、肉豆蔻、木香、木棉花、石膏、枫香脂
功效:理气活血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等。
.冰七片
组成:三七、冰片
功效:活血理气,开窍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憋气等;冠心病见上述症状者。
3.参七心疏胶囊
组成:丹参、灵芝、葛根、杜仲、三七、白薇、降香、红花、川芎、仙人掌、甘草
功效: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证见胸闷,胸痛,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4.复方丹参滴丸
组成:丹参、三七、冰片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6.冠心丹参滴丸
组成:丹参、三七、降香油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7.参松养心胶囊
组成: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8.稳心颗粒
组成: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室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9.通心络胶囊
组成: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10.麝香心脑乐片
组成:丹参、三七、红花、淫羊藿、葛根、郁金、冰片、麝香、人参茎叶总皂甙
功效:活血化瘀,开窍止痛
主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11.心宝丸
组成:洋金花、人参、肉桂、附子、鹿茸、冰片、人工麝香、三七、蟾酥
功效: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
主治:用于治疗心肾阳虚,心脉瘀阻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病窦综合症以及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12.冠心静胶囊
组成: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玉竹、三七、人参、苏合香、冰片
功效:活血化瘀,益气通脉
主治:用于气虚血瘀引起的胸痹,胸痛,气短心悸及冠心病见上述症状者。
13.精制冠心片
组成: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14.舒心通脉胶囊
组成:马齿苋、千年健、川芎、紫丹参、降香、冰片
功效: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痹,胸闷,心悸等症,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15.双参龙胶囊
组成:西洋参、桃仁、麦冬、地龙、丹参、黄芪、西红花、川芎、当归、乳香、全蝎
功效:益气活血,舒心通脉
主治: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上述证候者。
16.心欣舒胶囊
组成:黄芪、地黄、五味子、丹参、赤芍、桂枝、人参茎叶总皂苷
功效:益气活血,滋阴荣心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胸痹、心悸;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属上述证候者。
17.银丹心泰滴丸
组成:银杏叶、滇丹参、绞股蓝、艾片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主治:用于瘀血闭阻引起的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18.芪参益气滴丸
组成: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
功效:益气通脉,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面色少华、自汗,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或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或沉弦。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
19.舒心口服液
组成:党参、黄芪、红花、当归、川芎、三棱、蒲黄
功效:补益心气,活血化瘀
主治:用于心气不足,瘀血内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气短乏力;冠心病心绞痛见有上述症状者。
20.补心气口服液
组成:黄芪、人参、石菖蒲、薤白
功效:补益心气,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气短、心悸、乏力、头晕等心气虚损型胸痹心痛。
21.滋心阴颗粒
组成:麦冬、赤勺、北沙参、三七
功效:滋养心阴,活血止痛
主治:心阴不足,胸痹心痛,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22.养心生脉颗粒
组成:人参、麦冬、丹参、五味子、龙眼肉、狗杞子、赤芍、牛膝、郁金、木香、佛手、茯苓、泽泻、甘草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祛瘀
主治:用于气虚阴亏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口干咽燥;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23.脉络通胶囊
组成:党参、当归、地龙、丹参、红花、木贼草、葛根、槐米、山楂、川芎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脉络通胶囊适用于胸痹引起的心胸疼痛、胸闷气短、头痛眩晕及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上述诸症;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
24.熊胆救心丸
组成:熊胆、蟾酥、冰片、麝香、人参、珍珠、人工牛黄、猪胆汁、水牛角浓缩粉
功效:强心益气,芳香开窍
主治: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胸痹心痛,胸闷气短和心悸等症。
25.正心泰颗粒
组成:黄芪、葛根、槲寄生、丹参、山楂、川芎
功效:补气活血,通脉益肾
主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气虚血瘀或兼肾虚证侯者,证见胸闷、心悸、乏力眩晕,腰膝酸软等。
26.活心丸
组成:灵芝、人工麝香、熊胆、红花、体外培育牛黄、珍珠、人参、蟾酥、附子、冰片
功效:益气活血,温经通脉
主治:胸痹、心痛,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7.通窍益心丸
组成:麝香、牛黄、蟾酥、珍珠、冰片、三七、人参、水牛角干浸膏、胆酸钠
功效:活血化瘀,益气强心,通窍止痛;并可恢复心肌氧的供求平衡,改善心肌供血,恢复心脏功能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28.盾叶冠心宁片
组成:盾叶薯蓣的根茎提取物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养血安神
主治: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属气滞血瘀证、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对胸闷、心悸、头晕、失眠等症有改善作用。
29.黄杨宁片
组成:环维黄杨星D
功效: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脉结代;冠心病、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0.心荣口服液
组成:黄芪、地黄、麦冬、五味子、赤芍、桂枝
功效:助阳,益气,养阴
主治:用于心阳不振,气阴两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懒言,面色少华等;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1.心无忧片
组成:黄杨木、射干、细辛、川芎、土木香、丹参、瓜蒌皮、茵陈
功效:理气活血,宽胸止痛
主治:用于胸痹气滞血瘀症,证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昏、乏力等,也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32.参七心疏片
组成:三七、丹参、灵芝、葛根、红花、川芎、降香、杜仲、白薇、仙人掌、甘草
功效: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症候者。
33.心安口服液
组成:丹参、降香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胸痹,症见:胸部闷痛或刺痛、心悸、气短,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上述症侯者。
丹七片(正通)
活血化瘀,养心通脉.用于胸痹引起的心痛,心悸,胸闷,乏力以及轻度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等症。
参芍片(步长参芍片)
活血化瘀,益气止痛。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降低血粘度,并有治疗消化道溃疡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复方丹参片(众生丹参)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缺血性中风引起的偏瘫,风湿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引起的行走不便和胸痹心痛证。
镇惊,安神,行气。用于心慌气短,心神不安,气血淤滞,胸肋刺痛等。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
助阳,益气,养阴。用于心阳不振,气阴两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懒言,面色少华等;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补益心气.化瘀通脉.消痰运脾。用于心气虚弱.心脉瘀阻.痰湿困脾所致心慌.心悸、心痛.气短胸闷.血脉不畅.咳累等症.
行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中医气滞血瘀症、症见乳房内肿块、伴乳房疼痛、多为胀痛、窜痛或刺痛、胸胁胀满、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增减。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用于湿温时疫、邪在气分。证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或淋浊。舌苔淡白或厚或干黄者。
稳心颗粒(步长稳心颗粒)
步长稳心颗粒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烦,胸闷胸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降血脂。用于高血脂症,见有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或脘腹胀满等心脾气虚,痰阻血瘀等。
消痰化瘀、健脾和胃。主治痰瘀互结、血气不利所致的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停滞胸中而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干呕、烦急、心悸失眠、午后潮热,或唇舌紫暗、舌有瘀点、脉弦涩等症。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用于胸痹心痛,痰厥昏迷,脘腹猝痛,时气瘴疠。
清热解毒,清脑安神。用于头身高热、头昏脑晕,言语狂燥,舌寸眼花,咽喉肿痛,小儿内热惊风抽搐。对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皆有清脑镇静作用。
调节“粘”,热,镇静安神。用于“赫依”,“粘”热交争,山川间热,发烧,“赫依”引起的癫狂,昏迷,心神不安。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
活血化瘀,祛脂消痰。用于高脂血症属痰凝血瘀证,症见胸闷, 胸部刺痛,头晕头重,或见肢体沉重、麻木,纳呆,舌胖或有齿痕,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或弦滑。

